查看原文
其他

动画人也是劳动者!改变历史的迪士尼大罢工

Pel 动画学术趴 2022-11-02


作者/ Pel
编辑/ 若风

 

“动画虽是‘生命的幻象’,但这幻象背后,始终是活生生的劳动者。”


引言

 

五一劳动节,学术趴没有啥促销或出游指南,相反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,想“不合时宜”地聊聊劳动节的起源:罢工

 

1886年5月1日,美国芝加哥二十余万劳工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举行罢工,走上街头游行示威,结果遭遇警察镇压。

 

1889年,第二国际决议将这天设立为国际劳动节;如今劳动节已有132年的历史。

 

 

而在动画行业,80年前也曾发生一场影响深远的罢工事件,就发生在如今的“版权狂魔”“达斯米奇”迪士尼身上,它就是:1941年迪士尼大罢工

 

 

迪士尼大罢工波及千余人,是动画行业工会运动的里程碑,却鲜为人提起。

 

实际上,这场罢工改变了众多动画人的人生轨迹,也近乎重塑了现代动画的发展方向。

 

 


 

在谈迪士尼罢工之前,首先需要先了解一下当年的社会背景。

 

20世纪30年代,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,总统富兰克林·D·罗斯福推行新政,发布一系列法案提振经济。

 

 

其中,全国劳资关系法(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 of 1935,又称“瓦格纳法”Wagner Act)主要保障了雇员组织工会的权利:

 

※工会作为雇员的合法代表,与雇主集体谈判为会员改善待遇,企业不得压制工会形成,不得歧视工会成员,不得禁止工会罢工。

 

瓦格纳法被称为“工人的大宪章”(Labor's Magna Carta)。它促使美国劳工扩大团结、提升组织率。动画从业者也在这个时间点前后,开始自发组织工会。

 

工会运动活动家赫伯特·索雷尔(Herbert Sorrell)牵头,在1938年建立动画师工会SCG(Screen Cartoonists Guild),团结力量与各大企业交涉,罢工示威,要求每周工作40小时、带薪休假、病假等劳动权益。

 

1937年弗莱舍工作室在纽约剧场前示威

当时有这样一句口号:“我们让众人欢笑,但我们的工资才真正好笑。”

 

动画虽为艺术,制作却异常艰苦,绝大多数底层雇员负责机械性的中间帧绘制或上色工作,如果是黑人或女性,所得薪酬还比常人更低。

 

在创造了大力水手贝蒂小姐小丑科科弗莱舍工作室,艰苦的工作环境曾令两名动画师患上肺结核,其中一人死亡,一人康复后被公司拒绝返岗。

 

弗莱舍员工罢工的传单,“画出我们的艺术家正在罢工!因为……”

 

SCG建立后,通过向企业施压,动画行业的劳工待遇确实有所改善。例如当时在米高梅工作的动画师格斯·阿里奥拉(Gus Arriola)本不关心政治,在与妻子散步时被工会成员堵路“强行”加入工会,对工会印象并不好,但结果却是工会让他的周薪由32.5美元涨到了65美元,翻了一倍,最后还是真香了。

 

 

1941年,随着行业内口碑传开、工会积极扩张、以及国家法律的支持,SCG很快在美国各大动画公司生根发芽。

 

另一家巨头华纳兄弟原本也反对工会,但在查克·琼斯(Chuck Jones)领头罢工六天之后,公司最终还是服软与工会协商。只是,在与SCG签署协议之前,华纳高管还有最后一句话想问:

 

“那,迪士尼呢?”(Now, how about Disney's? )

 

 


 

此时的迪士尼可称得上春风得意。1937年,创始人华特·迪士尼的豪赌:美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》大获成功,登顶年度票房。华特·迪士尼本人也开起豪车,留起精致的小胡子,与卓别林等好莱坞名流出入高端场所。

 

1937年11月26日,登上《时代》周刊的“迪士尼与七个小矮人”

 

然而,此时的迪士尼内部实际暗藏危机。

 

一方面,有赖于艺术家全力以赴、数年磨一长片的工作方式让一些员工不适应,积累了不满情绪。

 

制作《木偶奇遇记》《幻想曲》的过程中,创作者同样倾尽全力、大胆创新,却没有再收获《白雪公主》那样的现象级成功,平凡的票房表现打击了士气,还让不愿出售股权的华特·迪士尼背上大笔外债。

 

图为1970年《幻想曲》重映时的海报,《木偶奇遇记》和《幻想曲》刚上映时票房不佳,但随着时间的沉淀获得了认可,重映获得惊人票房


另一方面,虽然《白雪公主》大获成功,员工却没有获得此前口头承诺票房20%那么多的分红,相当一部分员工没有获得奖金,之后公司干脆取消了分红制度。

 

迪士尼将赚来的钱用于扩张商业帝国,购置豪华的办公场地,员工编制增至1200余人,企业内部的薪资差距却越来越大。

 

迪士尼新大楼的“豪华顶层俱乐部”

 

阿特·巴比特(Art Babbitt,30 年代主宰迪斯尼的主要动画师之一,高飞的创造者)等顶级动画师每周薪酬最高可达200美元,普通员工最低却只有12美元;公司平均周薪18美元,甚至低于当年油漆工人(20美元/周)的平均工资。

 

三年学校、两年艺校、五年动画,不如一个卖汉堡的

 

新置办的办公楼光鲜亮丽,却如比尔·莫伦茨(Bill Melendez)所说“缺乏动画工作室的氛围”。

 

里头有排球垒球场地和马杀鸡理疗服务,但普通员工哪抽得出时间享受;高层餐厅随时能喝到美味奶昔,但大多数人只负担得起三明治餐车。

 

比尔·莫伦茨谈1941迪士尼大罢工


华特·迪士尼、罗伊·迪士尼(Roy Disney,华特·迪士尼的哥哥)和冈瑟·莱辛(Gunther Lessing,1930年开始为迪士尼担任律师)等管理层在公司内独断专行,可以随意开除员工、随意定夺薪酬。

 

影片中的制作人员名单也只会显示地位较高的创作者姓名——当然,还有华特·迪士尼自己的大名。

 

《木偶奇遇记》制作人员名单表有67人

 

在面试新人肯·安德森(Ken Anderson)时,华特·迪士尼直截了当说出他的想法:

 

“这里卖的东西只有一个,那就是(我)迪士尼的名字;你若是对你自己的名字有想法,最好现在就滚。”

 

 


 

罢工前夕,迪士尼早已与音响师、摄影师等行业工会签署协议,但对手下最宝贵的财富——动画师,并不想轻易放手。

 

1938年,冈瑟·莱辛组建了动画师联合会FSC(Federation of Screen Cartoonists),由阿特·巴比特担任执行主席。

 

巴比特领着最高级别的薪水,但真心实意想改善同事待遇。很快,他发现在FSC,自己从来没能组织一场对等的谈判,FSC只是高层为延缓SCG“入侵”而设立的“假工会”。

 

“假工会”FSC成立特报

 

当阿特·巴比特试图为自己的助手涨2.5美元周薪,却当面遭华特·迪士尼拒绝:“你怎么不管好你自己的破事,他要值得自然能够挣到。”这样的回复令巴比特出离愤怒。

 

1940年末到1941年初,阿特·巴比特与SCG密切接触,决心联手赫伯特·索雷尔,在迪士尼成立真正的工会。

 

阿特·巴比特

 

按照联邦法律,只要收集到足够多员工的支持,企业就必须承认工会;彼时又正值《幻想曲》票房失利,裁员传言让公司人心惶惶,巴比特很快收集到了大量签名。

 

但迪士尼管理层拒绝承认巴比特的情愿,反而要求美国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(NLRB)前来审核员工签名的有效性。巧合的是,在巴比特去NLRB作证当天,两名警局侦探以私藏武器为由逮捕了他。

 

罢工期间,有人装扮成行刑者,恶搞冈瑟·莱辛和华特迪士尼

 

2月21日,坐不住的华特·迪士尼发表内部演说,演说相当失败,简直可以说是危机公关的反面典范,态度阴晴不定,也没有做出任何承诺:

 

华特·迪士尼的发言时而可怜、真诚:“你们听到的都是我真实所想,我真诚与你们面对面交流。”“我是个民主的人”;

 

时而冷酷、势利:“优胜劣汰是世间法则,我才不在乎你们的理想计划,什么都不会改变。”;

 

时而慌张、失态:“你们要胆敢组建工会……我就……我就再也不请你们来我家游泳了!”


(动画师艾尔·登普斯特(Al Dempster)反呛:“华特,你的游泳池可喂不饱我的孩子!”)

 

比尔·莫伦茨回忆道,若不是那次演说,员工可能还不会反抗得那么激烈。

 

面对这样反复无常的迪士尼,大家突然发现,这个创造生动形象的动画师、光芒万丈的创业者、大胆的艺术家,如今不过是个丑态百出的资本家。

 

阿特·巴比特带领员工在迪士尼影片《为我奏乐》(The Reluctant Dragon)的首映活动示威

 

阿特·巴比特辞去了FSC职务,带头加入SCG;之后不仅底层年轻员工,比尔·泰特拉(Bill Tytla)、杰克·巴克利(Jack Buckley)、塞尔比·凯利(Selby Kelly)等中坚创作者也追随巴比特加入SCG。华特·迪士尼感到自己被背叛了。

 

1941年5月28日,迪士尼公司与SCG会面,赫伯特·索雷尔和华特·迪士尼互不让步,双方气得拍桌子不欢而散。回到办公室,在气头上的华特·迪士尼大手一挥,解雇了包括阿特·巴比特在内16名加入工会的员工。

 

该举动很快引发员工强烈不满,且违反了瓦格纳法案,正中工会下怀。第二天5月29日,在赫伯特·索雷尔和阿特·巴比特的领导下,迪士尼大罢工爆发。

 

 


 

迪士尼大罢工持续了五周。1293名员工里,有近一半员工支持罢工、近四分之一员工参与罢工(SCG称有500余人参与罢工、迪士尼称不到300人)。

 

 

动画师们发挥自己幽默逗乐的性格,聚集在公司门口,举着标牌欢快地走来走去。他们驻扎在街上,白天玩扑克和乒乓,晚上唱歌。

 

还有人cosplay成法国大革命的民众,在《马赛曲》的旋律中唱着讽刺冈瑟·莱辛的歌曲。

 

华纳兄弟的动画师趁机也来“煽风点火”,查克·琼斯在上下班时间还开车过来故意制造交通拥堵。

 

 

附近餐厅自愿为罢工动画师提供食物;约翰·加菲尔德、弗兰克·摩根等好莱坞明星前来支持。

 

米高梅动画师比尔·利特约翰(Bill Littlejohn)甚至开着私人飞机在迪士尼上空耍特技鼓舞罢工人群。

 

 

对迪士尼员工而言,罢工让他们被迫被分成了两派:是支持罢工走上街头,还是走进公司继续工作。在这件事上很难有中间选项。

 

 

罢工当天,沃德·金伯(Ward Kimball,迪士尼元老动画师,后来被称为“九老”之一)和弗雷德·穆尔(Fred Moore,另一位顶尖动画师,深刻影响了迪士尼的动画风格)大吵一架,最后决定回去工作。

 

在大门前,金伯的助手对他喊道:“沃德别进去!你要是进去,罢工就要完蛋!”金伯吼了回去:“我要是不进去,《小飞象》就做不完,公司就要完蛋!”

 

 

不过罢工倒也没让所有意见不同的员工就此决裂。负责角色设计的乔·格兰特(Joe Grant)在屋里忙着制作《小飞象》,工作遇到问题时,还会出去到罢工人群里找同事征求意见。

 

未参与罢工的沃德·金伯和大卫·汉德(David Hand,资深动画师和导演,当时是迪士尼的好朋友)也有试图劝华特迪士尼与工会签署协议。

 

像1938年入职迪士尼的动画师朱勒·恩格尔(Jules Engel,后来加入了UPA,加州艺术学院动画系的创办负责人)就拎得很清,他回忆道:罢工时,有同事问他该怎么做,他的看法很明确:如果你是单身汉,就跟我们一起罢工争取权利;如果你结了婚有孩子,就进去继续工作。

 

 

员工同行知根知底,明白参与罢工有何诉求,也明白继续工作有何理由。在这场罢工里,真正站在对立面的,是以阿特·巴比特为代表的动画人和以华特·迪士尼为代表的管理层。

 

开车经过罢工群众的迪士尼

据说它曾派人对游行群众拍照,自己再对着照片一个个认人

 

罢工得到了社会的同情和支持,一时间许多组织与迪士尼“为敌”。

 

剪辑师工会对它提起诉讼;连载迪士尼漫画的报刊拒绝继续刊登;特艺彩色公司(Technicolor)拒绝为它处理影片;美国银行作为债主希望迪士尼早日结束罢工;甚至罗斯福总统派特使进行联邦仲裁敦促迪士尼与工会签署协议,都被华特·迪士尼拒绝。

 

最后看在华特·迪士尼的面子上,美国政府委派他为亲善大使,出国到南美洲访问。

 

特艺彩色员工反对迪士尼的海报

 

华特·迪士尼出国期间,联邦法院判决SCG在迪士尼的合法地位。迪士尼承认了工会,并与其达成协议。

 

从此以后,影片里的名单需要列上更多参与员工;几乎所有员工工资翻了一倍;还规定了标准的工资和工时。

 

7月28日,这场轰轰烈烈的罢工终于结束,员工返回岗位。华特·迪士尼回国之后试图翻案也没有成功。1941年迪士尼大罢工,如今被视为整个现代动画乃至影视行业规范化的里程碑。

 

 


 

大罢工结束之后,公司内部的气氛变了。曾经《白雪公主》上映时,华特·迪士尼租下豪宅邀请所有员工纵酒狂欢;罢工后再也不会有员工被邀请到迪士尼家中开派对。

 

华特迪士尼认为罢工是“共产党人”的阴谋,常对员工发难,分给阿特·巴比特无趣或刁难的工作,找理由辞退参与过罢工的员工。像巴比特就曾因“能力不足”被开除,听着就令人相当无语……

 

 

罢工之后,迪士尼失去了大批才华横溢的员工,“离开迪士尼”成为许多动画人人生的转折点。

 

阿特·巴比特离开迪士尼后一度郁郁寡欢、精神衰弱,被世人遗忘,直到1973年帮助理查德·威廉姆斯拍摄《小偷与鞋匠》开始动画教学,在动画的至暗年代保存了创作的火种,还促使《动画人生存手册》一书诞生。

 

《史上制作时间最久的动画电影,未完成却已改变了世界》(点击阅读)


弗雷德·穆尔的徒弟、沃德·金伯的好友华特·凯利(Walt Kelly)在罢工期间请假休息,揪心又矛盾,后来逐渐厌倦了集体创作,去画漫画,创造了国民漫画形象Pogo the Possum

 

 

莫伦茨后来根据查尔斯·舒尔茨的《花生》漫画,制作出《查理·布朗的圣诞节》等经典,征服了无数儿童与成人。

 

《史努比的第二个父亲,一位鲜为人知的动画大师》(点击阅读)

 

莫里斯·诺布尔进入华纳,与查克·琼斯黄金搭档,赋予《歌剧是什么?》(What's Opera, Doc?)等短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,成为设计与构图的大师。

 

 

更不用说UPA的诞生。罗伯特·坎农(Robert Cannon)、约翰·哈布雷(John Hubly)等人颠覆迪士尼的审美观念,引入现代绘画的扁平视角与明亮色彩,在《砰砰杰瑞德》(Gerald McBoing-Boing)等作品里实验另类的有限动画,拓展了动画作为媒介的可能性,影响全世界独立动画,又反哺了汉娜巴伯拉至卡通频道等主流动画。

 

Rooty Toot Toot

 

美国动画工会风云录《Drawing the Line》的作者汤姆·西托(Tom Sito)认为,1941年的罢工导致迪士尼热衷创新的“黄金年代”就此结束。

 

在此之前,迪士尼还称不上有什么内部风格,各位动画师个人风格相当迥异。从1940年代中期开始,所谓固定的“迪士尼风格”才逐渐形成。

 

推荐对美国动画工会感兴趣的朋友找来这本书看看,内容超级丰富

 

学者莉萨·约翰逊(Lisa Johnson)认为,不同于一般工人运动,迪士尼大罢工里,参与者除了8小时工作制的诉求之外,还要求作为艺术家的尊严和与管理层对话的权利。实际上,有相当多待遇优渥的顶级动画师参与了这场罢工。

 

追根溯源,回望华特·迪士尼创业伊始的理念,或许就已经为1941年他对创作者的傲慢做了预告——失去幸运兔奥斯华的版权之后,冈瑟·莱辛让华特·迪士尼相信,某种程度上,“兜售自己的名字”比创造作品更加重要。

 

米老鼠和奥斯华,现在奥斯华被拿回版权,他俩成了亲戚

 

就像有次一位小男孩来求米老鼠签绘,华特·迪士尼竟叫身边的乌布·伊沃克斯画画,接着要求他画完后拿给自己签迪士尼的大名。有时这种心态令华特迪士尼显得十分傲慢。

 

1930年,伊沃克斯离开之后,迪士尼便倾向于招聘刚刚毕业、怀揣梦想的学生。10年过去,当年的学生历经社会敲打,作为艺术家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,参加工会运动反抗这种来自管理层的“傲慢”,或许也是种必然吧。

 

1941年,是这种不尊重创作者的傲慢,让华特·迪士尼认为自己能为所欲为,反而很不体面地败给了工会。

 

华特·迪士尼以家长的姿态驳斥员工“太理想”,但想打造永不停歇艺术工厂的资本家和争取薪酬尊严的劳动者,到底哪边更“理想”,哪边更“现实”呢?


80年来,迪士尼从未主动提起这段“黑历史”,唯一一点痕迹,也就是《小飞象》里小丑在帐篷里狂欢唱“我要升职加薪跟老板谈”那一段而已。

 

看着迪士尼经典长大的笔者,也愿意相信有那样一个永恒而美好的动画世界,什么都不会变质,就像迪士尼影片里米奇永远笑口常开,绝不会变成下图这种神情。

 

罢工时期迪士尼员工的创作

 

但并不是这样的,动画虽是‘生命的幻象’,但这幻象背后,始终是活生生的劳动者。五一劳动节的历史由劳动者亲手创造。无论哪个行业,都不能指望尊严和权益从天上掉下来。

 


资料来源

1.Amid Amidi,The Disney Artists’ Strike of 1941 Changed Animation Forever — And For The Better.

https://www.cartoonbrew.com/artist-rights/day-75-years-ago-disney-animation-changed-forever-140103.html

2.Babbittblog.com.

https://babbittblog.com/category/1941-the-disney-strike/Defunctland

3.The Craziest Party Walt Disney Ever Threw.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sP71i7O49U

4.Hannah Jlurie,Disney and the 1941 Animators’ StrikeDecember 10, 2012 - by hannahjlurie.

http://cronkitehhh.jmc.asu.edu/blog/2012/12/disney-and-the-1941-animators-strike/

5.Jake. S. Friedman,How ‘the Troublemaker’ unionized Disney Studios and then joined the Marines.

https://www.navytimes.com/news/your-navy/2019/09/02/how-the-troublemaker-unionized-disney-studios-and-then-joined-the-marines/

6.Lisa Johnson,The Disney Strike of 1941: From the Animators' Perspective,Rhode Island College. Sam Lowry,The Disney cartoonists strike.

https://libcom.org/history/1941-disney-cartoonists-strike

7.Television Academy,Animator Bill Melendez Interview.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KkbYWct5cE

8.Todd James Pierce,Walt’s Field Day – 1938,

http://www.disneyhistoryinstitute.com/2013/09/walts-field-day-1938.html

9.Tom Sito,Drawing the Line,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

10.Tom Sito,The Disney Strike of 1941: How It Changed Animation & Comics,https://www.awn.com/animationworld/disney-Strike-1941-How-It-Changed-Animation-Comics





 




 - END | 动画学术趴 -

—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—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